威海石岛湾核电基地作为全国重要核电基地,具有多运营单位、多堆厂址特点,是全球唯一集三代、四代核电站于一体的核电基地。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、“国和一号”示范工程1号机组已并网发电,“国和一号”示范工程2号机组、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1、2号机组正加快建设。近年来,威海市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核安全观,紧紧围绕“管好源、看好人、服好务、出经验”的目标,坚决扛起保障核安全的政治责任,用最严格的监管和最好的服务,构建核与辐射安全新格局,全市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,核与辐射总体安全、稳定、可控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、副部长董保同分别来威调研核电工作,并给予充分肯定。
一、加强顶层设计,优化工作机制。加强组织领导。分别设立市辐射事故应急、核应急指挥部,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,生态环境、公安、卫生健康、应急等部门为成员单位,荣成、乳山分别成立核应急服务中心,建立上下联动、条块结合的核与辐射应急体系。健全工作机制。健全维护核安全工作机制,细分跨部门会商、风险评估和预警等8个领域,加强核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,强化协调联动、共同研判、协商、处置各类突出风险隐患,构建多部门联防联控、齐抓共管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大格局。完善应急体系建设。印发《威海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》,制定应急联系人“一张图”,畅通市、区市、企业三级应急联动渠道,打通信息报送通道,压缩应急响应时间。组织参加核电厂场内外核应急联合演习。核与辐射工作先后受到国家核安全局、华东监督站、省核应急办表扬。
二、严格环境监管,筑牢安全屏障。狠抓安全隐患排查。联合公安、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,加强监测、执法协调联动,摸清底数、建立台账、督促整改、闭环管理。2024年以来,共检查企业300余家,出动检查700余人次,发现并完成整改问题66个,送贮废旧放射源6枚,全市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安全稳定。强化部门联动监管。与公安、卫生健康部门健全“双随机”监管机制,与交通部门开展密度仪专项排查,与行政审批、畜牧等部门共享宠物医院、口腔诊所清单,与商务部门建立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清单,与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射线装置销售单位联合监管。开展探伤专项执法。加强移动探伤异地作业“双备案”监管,严控“进与出”。严格首次作业、事中作业检查,织密“安全网”,压实“责任链”,印发委托单位、探伤单位辐射安全管理告知书,构建监管部门、探伤单位、委托单位“三位一体”辐射安全监管机制。
三、主动靠前服务,助力核电发展。深化党建共建。将党建与核安全工作深度融合,联合华东监督站、省生态环境厅、核电企业等开展党建共建活动,组织党员干部、共建社区和企业走进核电,凝心聚力为核电办实事、解难题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保护、推动高质量发展。优化审批服务。全面落实辐射安全许可制度,优化审批流程,压缩审批时限,坚持“主动服务、靠前服务、进场服务”,积极服务核电安全有序发展,助力石岛湾核电基地的“两评”审批。打造科普宣教新矩阵。依托核安全主题宣教公园、国电投新能源科技馆、华能石岛湾核电科技馆、石岛湾前沿站及郭永怀纪念馆等宣传主阵地,创新开展科普宣传,让核安全与公众“零距离”“面对面”“心贴心”。


